從今年7月1日起,被炒多年的新版《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》(GB5749—2006)終于開始強制實施,飲用水水質的國家標準也從原來的35項增加到106項,不僅加強了對水質有機物、微生物和水質消毒等方面的要求,還對砷、鉛、鉻這些重金屬類的指標限制規定到最低,基本實現了飲用水標準與國際接軌。
不過,文本上的高標準與強制要求,并不代表居民家中的水龍頭就能流出高標準的飲用水。7月6日,2012(第六屆)水業高級技術論壇在京舉行,清華大學教授、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秘書長劉文君致辭時表示,我國源水水質比較復雜,水質全面達標十分困難。
國家強制標準為何在執行時會遭遇尷尬?水質問題又出于哪個環節呢?居民家中的“龍頭水”何時可以直飲呢?
“末梢水”不在取樣之列
按照新國標規定,生活飲用水的檢測指標大幅提升,照常理來講,保障居民基本飲用水安全應該不成問題。水色清亮、無異味、無水垢、可直飲……也成了“新國標”之下老百姓對于飲用水的期待,不過事實真的如此嗎?
衛生部部長陳竺在6月29日針對國務院關于保障飲用水安全報告的專題詢問中表示,對于落實生活飲用水強制標準中規定的106項衛生指標的時間表,目前的計劃分為3個層次:到2015年,各省(區、市)和省會城市106項指標要實行全覆蓋;地市級城市要覆蓋42項常規指標再加上當地重點控制的指標;在縣級實現42項常規指標的全覆蓋。
7月1日,南京市民程淵和李春華寄出了35份快遞,寄往全國32個城市的35家自來水廠。信封里裝的是信息公開申請表,他們要求公開7月1日國家強制實施國標以來,各地自來水廠首次對出廠自來水進行水質檢測的數據。網絡論壇中,水發黃、渾濁、存在殺毒劑的味道等市民反映自家水龍頭水質問題的帖子,比比皆是。
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飲用水新國標的執行困難呢?國家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網杭州監測站站長董民強表示,水質檢測的取樣包括出廠水和管網水,并不包括老百姓水龍頭的“末梢水”。也就是說,現在政府公布的水質監測數據,并不等于老百姓家里水龍頭的出水水質。
據業內人士透露,目前,很多縣市連相應的監測儀器或監測能力都沒有,“新國標”落實仍然任重而道遠。從監測范圍來看,到2015年要覆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,但不包括縣鄉,更不用說一些貧困的山區和農村地區了。
“最后一公里”影響水質
董民強表示,即使按照“新國標”的106項標準全部監測合格,居民家中的水仍有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“二次污染”。
董民強口中的“二次污染”,其實指的是輸水的過程。據了解,自來水從水源地流入千家萬戶,不單單是一個自來水廠生產水的過程,而是包括了源水、凈水、輸水、用水4個環節。自來水廠負責按照國家標準將水生產出來,但是,飲用水在出廠之后,到達居民家之前,還需要經過管網、泵站、蓄水池、水箱等多種設施,這個輸水的過程很容易導致到達居民家中的水被污染或者變質。
就目前來講,我國絕大多數水廠設施陳舊,全國95%以上的公共供水廠是在飲用水衛生新標準頒布之前建設的,難以達到新標準要求;此外,管網老化,漏損、常年失修、清洗次數不足的問題也十分嚴重。
相關數據顯示,全國城市供水管網老舊、漏損率超標嚴重,年漏損水量達60億立方米,同時造成水質在輸送過程下降。以屋頂水箱和地下水池為主的城市二次供水設施管理不到位,部分設施不能及時清洗消毒,導致水質合格率降低。業內專家指出,飲用水在“末梢”管網中受到污染很普遍,進行改造更新很有必要。
如何破解水質難題
其實,輸水環節已經引起了不少城市的重視,如上海自2008年開始就啟動了居民飲用水水質的二次供水設施改造,通過對不合要求的水箱、水管、水泵、水表等進行更新改造,破解水質“最后一公里”難題。國務院報告也指出,要加快國家水源監控能力建設,用3年左右時間,建設1.4萬個取用水戶、水功能區和省界斷面國控監測點。
如此看來,供水管網已經成了新國標的“阿喀琉斯之踵”。論壇之上,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表示,我國水廠、管網等普遍陳舊的現實是制約水質的重要因素,高水質的實現必須輔之以大規模的供水設施改造。
不過,根據相關數據顯示,截至2011年底,全國公共供水企業虧損面為31%,資產負債率高于50%,整個供水行業經營業績不好,很多水廠難以承受檢測設備和管網改造費用的大筆開支。所以,水質水平的提升不僅是企業所承擔的責任,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。
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秘書長駱建華建議,住建部、衛生部在每年的飲用水衛生監督監測工作方案中,應當明確檢測統計的范圍,盡可能地涵蓋不同供水方式下水源水、出廠水和“末梢水”的檢測信息,提高檢測頻率,同時引入第三方監測機制,并將水質檢測數據及時公開,讓高標準走進千家萬戶的水龍頭。
|